程式設計雲端架構

下一個開發產品 Knowledge Management 區域網路Web版

11/9早上歷經了1小時又30分鐘的會議,已經決定好下一個產品的開發目標了。

以Web開發區域網路的Knowledge Management 知識庫管理系統。雖然知道已經很多人在做了,但我們公司自己也需要,所以開發好如果又能賣錢就是再好不過。

我們公司內部會以虛擬機器來跑需要SEO的FAQ頁面(用Blazor寫),然後API也架設在上面,因為頻繁的呼叫API可能會造成Cloud Run的費用爆掉,不然我還是想用Cloud Run。

然後以一個固定IP防火牆白名單的狀態下去訪問區網內的資料庫,這樣安全性架構還算可以了。

不打算用Cloud SQL,因為CP值最高的SQL Server Web版本的資料庫限制大小10GB不夠我們用。

區域網路版本最主要的原因除了資料庫大小不夠以外,考量到客戶可能會購買的點,他們公司最重要的知識庫不可能會放在雲端,比如工廠的製程,放在雲端台灣的老闆都會擔憂資料外洩。

主要計畫順序

主要計畫順序是以涵蓋一部分的CRM為主題,從KM切入,到Service CRM(為來會包含Ticket System與Live Chat模組),之後到Sales CRM,包含了業務洽談追蹤與成交統計。

三個模組串起來,再來看是否要做一個行事曆系統與內部公告與內部通知系統,甚至包含內部訊息系統。

我先前與產品部討論是想要將這個以Open Source的方式開發,但最近買了PrimeBlocks授權不准我以Open Source的方式使用他們的範例程式碼。

而我不想讓帶領的產品部花一堆時間寫Blocks,尤其是我還得教他們寫累死我自己,小到簡單的彈出視窗,大到整個產品的Application Shell。

有些功能Goolge Workspace不是有嗎?

說真的對!但Google Workspace不便宜,有幾個User最少也要幾個 6 USD,而我這個寫好即使限定Users數量也便宜太多。

要寫的比Google好我們團隊大家先拜拜後,重新投胎看看有沒有機會,但簡單的功能還是可以做到。

自從我使用Dapper而非EF Core,就發現輕量級的東西其實是有市場的,而且大家使用是會有爽感的。

導入我們系統的陣痛肯定比Google Workspace還來得輕,雖然我們公司自己是使用Google Workspace,但寫好也許我們公司第一個就自己導入了。

有優勢的賣點嗎?

有,輕量版就賣點之一,輕鬆架設輕鬆導入。

再者就是我本人對於CRM有獨到的見解,因為我曾經想過要怎樣讓公司營運更順暢,傷腦筋相當久,有相當多的洞見。因此我們的功能一定會有超過競爭對手的部分(也就是小小的優勢)。

再來就是價格,自架伺服器版本根本就是買斷,可以選則簽約有升級版與支援或者就一次買斷,價格有超強優勢。

Web開發又可以在各種使用平台上使用,尤其是響應式的設計手機、平板、筆電、桌機都可以使用。

想不開的話就把API改成Nodejs然後封裝Electron中做一個桌機版。

加上我獨創的超強安全性,內部員工想要破解他可以先去重新投胎看看有沒有機會。

可能的缺點

大概就是客戶需求量的問題與自行架設伺服器的難度。

我們的客戶很多都是小企業,中型企業也未必有MIS,因此自行架設伺服器似乎對我們客戶很難。

再者台灣企業對於CRM的需求其實不高,除非大到一定規模,不然會想說用Word、Excel自己資料夾整理一下就好了。

所以功能一定要寫的讓客戶就覺得,我不買好像對不起自己,價格要讓客戶覺得,他們不買對不起我們。

結論

這個計畫其實比起今天開會討論的還要大,因此我還要再找時間與總經理溝通,我覺得這個可以成為下一代支撐我們公司的主力產品。

可大可小,如果要小小的做,就是公司內部自己用+賣一兩家客戶就好。如果要大大的做,可能要整個團隊寫兩年。

What's your reaction?

Excited
0
Happy
0
In Love
0
Not Sure
0
Silly
0

Comments are clos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