預計使用的工具與配備
繼前一篇文章,要做好最困難的那5個商業模型任何一個,基本上只要打下一個就可以至少在維基百科有超過一兩個頁面,要先評估好自己跟隊友的裝備。
以下大概根據軟硬體項目分類。
硬體
一開始會先採購兩台電腦,MSI的Windows的筆電和Windows AIO電腦,這個部分是因為iMac最新的只差幾天推出而已。經過考量台灣95%的企業環境都是使用Windows狀態下,一定要有Windows的測試機器,除了UI與程式的兼容性,還有Installer是否正確等等。
之後會一人配一台iMac M4,考慮到MacOS相對的不容易出現問題(如資安問題),還會有一台共用的Macbook Pro M4,在出外談生意的時候會帶這台出去。
三個國家的電話系統會使用雲端總機系統(VoIP),因此還會配AirPod 4,員工的公務機會先以iPhone 16。未來還會有一台Google Pixel看當時型號。
現在先用我個人的iPad mini M1的,等業務人力擴充再增加。
我猜看到這裡大概別人都在想這個人不會經營生意。如果這樣我倒是蠻意外大家被資方壓榨到會覺得我這樣會虧本,資方只要自己拿少一點,每個重要的員工都這樣配備是基本款而已。
軟體
基本上,ChatGPT、Cursor AI每個人都要配,Perplexity AI 企業版每個人都要配。Gemini看1.5版表現狀態跟ChatGPT表現差異來決定。
Stackblitz(前端)、Replit(後端),JetBrains+GitHub Copilot+JetBrains AI Assistant(我)。
資料庫全部在雲端,以Google Cloud為主,雲端會有一個Shard VPC,防火牆只准NordVPN的Dedicated IP過。
Google Workspace 一人一個Business Standard授權,Microsoft 365全公司兩個,因為有可能客戶需要用Teams開會,有自己公司的商業Teams帳號會讓談生意的形象增加。
AnyDesk付費版(在需要的時候),NordVPN+NordPass+NordLocker(不是追劇用,考慮資訊安全問題,還有為了Dedicated IP)。
Canva團隊帳號,Adobe Stock,Stable Diffusion AI。DropSign。
結論
覺得這個開場很好。預計完全回成本大概在硬體採購5~6月後。目前手頭上案子剛好到那時候全部做完,如果提早做完就可以開新戰場。而以現在人事成本我手頭資金在完全沒收入狀態5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