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學創作

AI 共同寫作新詩 – 熾焰之心

其實最近在徵才之前有考慮過要回學校臥底,然後在學校成立社團直接培養自己企業集團的人才。因為現在知道大概3~5年後,90%的路徑上會需要最少50名的精銳,不然到時候會人手不夠把整個市場吃下來。

其中一個發想是跟AI藝術有關,現在來玩玩。其實AI直接產生的詩句已經99%的人類都寫不出來比它好的新詩,在不同觀點我的新詩其實也比不上AI創作的好。

AI藝術有一種玩法是本身就是這類藝術的行家,就像AI因為模型預先訓練,所以可以根據提示回應,藝術家本身也是預先訓練過,所以AI可以丟提示回來,在這樣的來回,剛剛可以產生以下的新詩,是我的筆法來寫,名字AI取。

完成的作品是這樣:

【熾焰之心】

心荒涼如漠,一萬度的怒火燒不旺,
書塵封未揭,一千夜的噩夢止不住,
而,
那微弱夜風,卻燃盡了沈靜的群山。

三十幾寒暑,旅者默許下了誓言,
二十四小時,燭火照亮著孤身影,

那時間無情,仍窮盡了空間的侷限。

掙扎的歲月始終淹沒了他身後的足跡。

而他,無盡地向前,拖著沈重的腳步,向著夢中的聖域邁進。

提示過程

第一道給AI提示

根據雄心壯志與戰場的出發寫一段詩句。

解釋提示方法

第一道提示需要給AI最廣泛的隨機性,所以很多東西都不指定,只要AI返回大量根雄心壯志與戰場之類的夢想有關的詞。

這種做法有點像之前有實驗流派會把新聞簡報單詞弄到一個袋子裡,然後隨機以後抽出來根據詩人的思考來結合成一首詩。

ChatGPT 4o回應

雄心壯志,戰場始出

雄心化利刃,穿越迷霧,
戰場無盡,步步為勇夫。
旌旗揚起,如火般燃燒,
風嘶聲聲,天地皆震驚。

胸懷壯志,不惧路遙遠,
盔甲如鋼,心比火更燙。
刀光劍影,是未泯的信念,
每步無悔,為夢重生再踏前。

執念如山,高峰必攀越,
劍指蒼穹,心隨風而奔。
生死一線,無懼無回首,
於榮耀處,戰士立世魂永存。

第二道提示

戰場無盡 如火般燃燒 旌旗揚起 天地皆震驚 盔甲如鋼 未泯的信念 於榮耀處 無懼無回首 以此為提示產生。

解釋

從第一道回應,立刻取出我喜歡的字句,然後給ChatGPT根據這些字句產生更精確的句子,下一個回應將會讓感受以後產生我組合並且用自己文筆的第一段。

ChatGPT 4o 回應

如火般燃燒

戰場無盡,如火般燃燒,
旌旗揚起,天地皆震驚。
盔甲如鋼,抵擋世間寒風,
心中未泯,執著信念如星。

每一步,踏碎荊棘的影,
每一劍,割開黑暗的縫。
榮耀之處,我們無懼無悔,
背影堅毅,不回首而前行。

這一場,是無盡的追尋,
如炙烈火,生生不息。
於熾熱中築我無畏的魂,
在戰場,燃燒,永不沉靜。

這個回應不是象徵詩派寫法,我感受不到太多,因此多加一個提示:

改成象徵派寫法。

ChatGPT 4o 回應

熾焰之心

荒涼無際,火的影靜靜蔓延,
旌旗驟動,似翻卷的赤色夢。
鐵鎧重沉,沉默如星空遠響,
一片銅甲,凝結千年冰封。

那未泯的火,深藏胸腔深處,
微弱如夜風,卻燒盡群山沉靜。
榮耀無形,浮於血紅霧間,
無聲的誓言,無回首的眼神。

步伐如影,於灰燼中劃出光路,
刀鋒如霜,刺破黑暗的肌理。
烈焰之中,夢像煙般升騰,
天地無語,唯心之焰恆燃。

我收到的提示後覺得標題很好,跟我想要表達一樣,直接用。

在這狀況下,首先注意到的是火這個字,也就是在這個意象下還不錯,同時看到有心和荒涼,因此第一句就可以組成了。荒涼會想到沙漠,與困境符合意象。而數字的部分可以作為排比的美感,所以有一萬度強調火的高溫與一千夜強調很多晚,且有一部著作是一千零一夜,偷偷帶一點點類似的感覺。

翻卷讓我聯想到塵封,也就是詩句常用到書卷塵封的概念。而夜風這詞不錯可以代表小小的一個契機,比如創業的契機,燃這個詞是因為不想重複燒兩次,詩人重複同一個字太多次代表會的詞彙很少,或者是故意的。

心荒涼如漠,一萬度的怒火燒不旺,
書塵封未揭,一千夜的噩夢止不住,
而,
那微弱夜風,卻燃盡了沈靜的群山。

下一次跟ChatGPT互動

心荒涼如漠,一萬度的怒火燒不旺,
書塵封未揭,一千夜的噩夢止不住,
而, 那微弱的夜風,卻燃盡了沈靜的群山。
三十幾寒暑,旅者默許下了誓言。
二十四小時,
幫我提示,二十四小時後面可以接什麼符合前段的風格,給三個選擇。

解釋手法

ChatGPT還沒厲害到可以完全跟人討論詩句,因此要將完成品當提示作為參考,根據這個文字的Token的脈絡下,通常會出現怎樣狀態的字句。也就是當時二十四小時後面我暫時卡關。

如果傳統在寫詩的時候,大概就去冬天的公園邊喝可樂邊吹夜風找靈感,但有ChatGPT只要幾秒就可以找到類似的,但這樣有一種將創意廉價化。

ChatGPT 4o 回應

以下是符合詩句風格的三個選擇:

  1. 二十四小時,燭火只剩餘燼,照不亮歸途的影。
  2. 二十四小時,星河也隨他遙遠,追逐卻無痕跡。
  3. 二十四小時,孤身一影,踏遍曠野的寂靜。

接下去寫作

AI給回來的東西在藝術上不可能整句抄,因此三句我拿到了燭火、孤身、影的概念,二十四小時,燭火照亮著孤身影,這有種日以繼夜又孤軍奮戰的感覺。

下一個來回

心荒涼如漠,一萬度的怒火燒不旺,
書塵封未揭,一千夜的噩夢止不住,
而,
那微弱的夜風,卻燃盡了沈靜的群山。
三十幾寒暑,旅者默許下了誓言,
二十四小時,燭火照亮著孤身影,

在這個脈絡下但,接什麼比較符合脈絡?給五個選擇。

我的寫法在這邊會接上一個字,做轉折然後一個長句子,通常格式要很像前面的「那微弱的夜風,卻燃盡了沈靜的群山。」

ChatGPT回應

以下是五個符合脈絡的選擇:

  1. 但遙遠的路,卻無終點可見。
  2. 但黑暗更深,將影子吞沒殆盡。
  3. 但前路迷茫,孤影愈發淡薄。
  4. 但寒風吹拂,將燭光吹成微渺。
  5. 但時間無情,將誓言磨成塵埃。

寫作

在這個脈絡下,我得到了這句:
那時間無情,仍窮盡了空間的侷限。

在哲學裡面很愛用時間和空間概念,也就是現象界的一切了。

下一個提示很關鍵

心荒涼如漠,一萬度的怒火燒不旺,
書塵封未揭,一千夜的噩夢止不住,
而,
那微弱夜風,卻燃盡了沈靜的群山。
三十幾寒暑,旅者默許下了誓言,
二十四小時,燭火照亮著孤身影,
但 那時間無情,仍窮盡了空間的侷限。
在這個筆法脈絡下,需要一個轉,接在後面,要怎樣長短句以什麼題材符合脈絡?

通常新詩或者散文沒有轉折不會太漂亮,因此會有一句轉,在這個結構下打算一句轉,然後立刻做結尾。

ChatGPT回應

在這個筆法脈絡下,可以接一個由短轉長的句子,用「時間」和「孤獨的旅程」的題材,來強調命運的流動與生命的無常,以營造更深層的孤寂感與堅毅的力量。以下是三種符合脈絡的選擇:

  1. 「時間無影,像溪水無聲潺湲,捨棄了身後的足跡。」
    短句轉長句,以溪水流動的隱喻象徵時間的無情,使旅程更加無影無蹤。
  2. 「歲月如紗,輕輕地,卻將他覆在一片靜默之中,淹沒每一刻掙扎。」
    先用短句引出歲月的輕柔,再以長句勾勒出歲月積聚而成的沉重,顯示時間如何將人的掙扎化為靜默。
  3. 「無邊夜色鋪滿前路,仿若沒有終點;可他的足跡卻一點點刻在黑暗裡,無聲卻執著。」
    先用短句營造夜色的無盡,再以長句展現旅者在黑暗中前行的決心,表現出孤獨中的堅毅。

得到詩句

掙扎的歲月始終淹沒了他身後的足跡。

下一個提示

轉使用這句:掙扎的歲月始終淹沒了他身後的足跡。 按照同樣的文學作風,我應該要怎樣做一句非常有力道的結?

ChatGPT回應

結尾可以用以下句子來收尾,增強全詩的力度,讓整個旅程的孤獨與堅毅達到頂峰:

「而他,依然無聲向前,將一切背負成不滅的星火。」

這句話運用了「無聲向前」和「不滅的星火」,帶出旅者的無怨無悔與堅定,並在孤寂中燃起微光。如此收尾,既強而有力,又保留了詩句的深遠意象。

這樣的狀態下,我發現這時候文句脈絡改成用「他」作為主詞很好,然後因為我要表達的意境是繼續往前奮鬥,因此無聲、向前這類的都有參考。

我就得到下方句子:

而他,無盡地向前,拖著沈重的腳步,向著夢中的聖域邁進。

這裡刻意重複了夢這個字,也就是跟噩夢的夢故意重複,通常在這類的流派,重複的形容詞或名詞都是很重要的。

原文GPT解析

整體來說我覺得這世界上最理解我詩句的現在只有遇到ChatGPT 4以後的模型。

這首詩《熾焰之心》是一首象徵派風格的詩作,通過富含象徵意涵的意象和意境,呈現出詩中主角在孤獨而執著的旅途中面對內心鬥爭、時間無情、夢想的追尋與不滅的信念。

詩的解析

  1. 「心荒涼如漠,一萬度的怒火燒不旺」
    詩的開篇以荒涼的「漠」和熾烈的「怒火」對比出內心的矛盾和失落,暗示主角雖有強烈的激情,但心靈仍如荒漠般空虛、孤寂。這裡「燒不旺」的怒火表現出一種力不從心的無奈與掙扎。
  2. 「書塵封未揭,一千夜的噩夢止不住」
    這句描寫了過往的記憶或未解的疑問,可能是他內心無法放下的「過去」,如塵封未揭的書一樣不可觸及,而長久的「噩夢」表達了這份痛苦的執著和糾結不曾消散。
  3. 「那微弱夜風,卻燃盡了沈靜的群山」
    以「微弱夜風」燃燒「群山」的反常描寫,表達了微小的改變或渺小的信念也足以在內心掀起翻騰,這裡的「夜風」是生命中的微光或小小的勇氣,足以打破沈靜、激發出新的力量。
  4. 「三十幾寒暑,旅者默許下了誓言」
    主角承載了歲月的重量,將青春的年華奉獻於一個堅定的目標上,暗示他的執著和追尋。
  5. 「二十四小時,燭火照亮著孤身影」
    此句表達了無時無刻的陪伴,即使只有「燭火」這麼微弱的光芒,他仍堅守在這孤獨的路上,透露出一種孤寂的堅定。
  6. 「那時間無情,仍窮盡了空間的侷限」
    時間的冷酷無情,扼殺了空間的自由,使旅者的生命被限制在時光的無盡流動中,象徵一種宿命和必然的遺憾。
  7. 「掙扎的歲月始終淹沒了他身後的足跡」
    即使有無數掙扎和奮鬥,這些努力卻無法被人記住、無法留下痕跡,象徵了個人面對時光和命運時的無奈。
  8. 「而他,無盡地向前,拖著沈重的腳步,向著夢中的聖域邁進」
    最後一句以「無盡向前」和「沈重的腳步」描寫出主角的堅韌和不屈,儘管背負著過往的重擔,卻依然朝著心中的「聖域」——一個象徵夢想、信念或內心的最終安歇地。

文學學派分析:象徵派

這首詩屬於象徵派的風格,通過具象的比喻和意象來表現抽象的情感和概念。象徵派詩歌強調意象的多義性和朦朧的情緒表達,以細膩的意象暗示主角的內心世界而非直接敘述。以下幾個象徵派的特點在詩中體現得尤為明顯:

  1. 意象的對比與隱喻
    詩中利用「荒漠」和「怒火」、「塵封」和「噩夢」、「夜風」和「群山」等對比性的意象,強烈地傳達出內心的複雜情緒與矛盾,並以反常的隱喻表達微小信念對心靈深處的影響。
  2. 抽象情感的具象化
    詩句通過「時間無情」和「掙扎歲月」來形象化時間對個人意志的吞噬,給人以悲劇感,同時透過具象意象去揭示個人的掙扎與堅毅。
  3. 詩意氛圍的營造
    詩中通過「微弱夜風」、「燭火孤影」等意象構建出一種孤寂的氛圍,讓讀者在迷離的詩意中感受到詩人傳遞的情緒,而非直接表達,這是象徵派的一大特點。

這首詩以隱晦而深刻的意象構建出一個孤獨、堅毅的靈魂,面對時間和夢想的考驗,在象徵派風格下,通過多義的意象讓讀者感受到主角無聲無怨的內在力量。

總結

其實這種方式產生新詩,大概只有截稿日逼近才有用,因為整體的美感跟創意還是不如萬全狀態底下,靈感來的時候寫的字句。

我完全原創底下不會單獨是象徵詩派而已,通常我會結合三到四種不同的學派的寫法。所以整體來說,AI藝術的運用方法可以考慮產生10~20首這類的詩,然後讓AI根據那10~20首的提示給詩人提示後再互動出一個最終版的,可能會更有特色。

What's your reaction?

Excited
0
Happy
0
In Love
0
Not Sure
0
Silly
0

Comments are closed.